【建功支点建设•法院青年说】封立:持正义之剑,护青春之责

发布时间:2025-05-06  访问次数:97

【编者按】当青春之花绽放在法徽之下,我们以奋斗为笔书写新时代的司法答卷。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全市法院15名来自审判、执行、法警及行政岗位的优秀青年干警,以“建功支点建设•法院青年说”为主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化作司法实践的生动注脚。他们用笔墨记录下护航营商环境的“店小二”日常——在合同纠纷调解现场为企业纾困解难;定格执行攻坚的“急先锋”身影——用数字化手段破解财产查控难题;厚植信访接待的“贴心人”温度——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化解群众心结。这些沾着法庭尘埃、带着调解温度、浸着执行汗水的文字,既是青年干警对“司法为民”的深度诠释,更是对“国之大者”的青春回应。让我们透过这些激扬文字,感受新时代法院青年在深化改革最前沿、社会治理主战场、群众工作第一线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守护正义的司法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华。

持正义之剑,护青春之责

——封立 刑一庭法官助理

一、初心如磐,筑牢信仰之基

目前,我在刑事审判第一庭主要从事审判辅助工作,案件的主要类型为死、缓、无以及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等。中院刑事一审关乎生杀予夺,可谓“刀把子”,责任重于泰山。作为青年干警,我们需坚定法治信仰,深刻认识岗位使命,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指引,敬畏法律、坚守底线,在每一次阅卷、庭审、合议、宣判、送达、执行中践行初心,让法治光芒照亮每一个案件。

微信图片_20250427104806.jpg

二、勤学善思,锤炼过硬本领

(一)深耕业务提能力

刑事法律条文庞杂,司法解释更新快,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唯有勤学善思才能应对各种挑战。我坚持每天学习新的法律法规、钻研典型案例、关注司法前沿动态。2023年,在一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审理中,面对上百本财务凭证,我协助承办法官通过数据分析梳理资金流向,最终精准认定犯罪金额,这让我明白“技术+专业”是提升审判质效的关键。

(二)注重实践强技能

庭审是刑事审判的核心战场,青年干警要主动参与庭审记录、协助法官调查取证,在实践中锻炼庭审驾驭、证据分析、文书撰写能力。在撰写判决书时,注重逻辑严密性,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详细论证,让当事人信服。2022年,我协助承办法官审理的盛某故意伤害案,该案系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在作案后主动拨打急救和报警电话,并在现场等候警察处理,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同时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基于此,我庭在开庭审理后当庭作出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该案一审生效,很好地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担当作为,守护公平正义

(一)严把案件质量

刑事一审人命关天,必须以“零差错”为标准。特别是死刑案件,要坚持最严格的证据标准和证明标准。2021年,我协助承办法官与公诉人一道,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就邓某某等9人贩卖、运输毒品一案的补侦补查工作给予侦查机关现场指导,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链完整,最终该案邓某某的死刑判决被最高院核准,目前该案已生效,邓某某已被执行死刑,该案的办理对毒品犯罪起到了强大的震慑效果。

(二)传递司法温度

刑事审判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适用,而是有温度的司法实践。2024年,我协助承办法官办理了一起未成年故意杀人案件,翻阅卷宗后,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我深感震惊和悲痛。这起案件不仅涉及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也暴露出我们在教育、监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未成年被告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使之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助力其重归社会。在接待被害人家属时,耐心倾听诉求、释法答疑,用共情化解对立情绪,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最终,该案全案当事人均不上诉,检察院未抗诉,一审生效。

微信图片_20250427104750.jpg

四、廉洁自律,坚守职业底线

刑事审判面临诸多诱惑,我们青年干警需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严守“三个规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把身边反面典型案例作为镜鉴,净化“朋友圈”“社交圈”,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将廉洁自律融入日常工作点滴,用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审判事业之路道阻且长,我们青年干警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每一个案件中坚守正义、传递温暖,在司法实践中践行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时代审判事业的新篇章,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章出处: 新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