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胸中有丘壑 书香淬法魂
值此第30个世界读书日,市法院四名青年干警向全市法院干警倾情荐书,以阅读之光烛照司法征程。《毛泽东自传》透过伟人足迹,诠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司法为民初心;《额尔古纳河右岸》带我们走进鄂温克族的生命史诗,在敬畏自然中领悟多元价值的司法包容;《红色家规》以革命先辈的治家智慧,淬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廉洁底色;《芯片战争》揭开科技博弈的时代幕布,启迪我们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司法防线。四部著作如四棱镜,折射出历史纵深、家国情怀、时代挑战与精神图腾,愿每位干警在书页间铸就“致知穷理”的思维铠甲,让思想的火花化作裁判文书中的正义之光,在“学思践悟”的知行合一中,谱写新时代司法为民的隽永篇章。
01
推荐人:王俊辉 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推荐书目:《毛泽东自传》
推荐理由:《毛泽东自传》,由毛泽东口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笔录而成,被誉为“中国第一自传”,是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全书以第一人称展开,真实记录了毛泽东如何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黑暗旧社会中斗争过来,如何从一个早期不可避免受到旧社会思潮影响的少年一步步成长起来,如何克服万难扭转乾坤的经历。
毛泽东同志的叙述,是个人历史的记录,更是身处那个时代的展现。所叙述的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不仅是毛泽东,更是红军、是革命者;不仅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更是一个关心中华民族命运盛衰的见证者、亲历者、领导者的客观史料记载。
回望毛泽东同志一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人生不是圆满的。人生的真相往往是美好与痛苦交织,顺遂与挫折并存。我们期待岁月静好,但一地鸡毛是日常。面对苦难、曲折、落魄、孤独、误解、委屈,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坚韧的意志去克服,在一地鸡毛的日常中,找寻片刻的岁月静好。正如1919年那段低谷期,他依然自信乐观,“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那便是虽身处低谷仍永葆斗志的信念。
02
推荐人:张薇 全市营造“三个环境”先进个人
推荐书目:《额尔古纳河右岸》
推荐理由:《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该书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的视角,用“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的叙事脉络,讲述了大兴安岭游猎民族的沧桑变迁。作者用温柔而坚韧的笔触,带我们走进消逝中的游猎文明,感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翻开此书,不仅会被书中诗意的白描与感官叙事手法深深吸引,更能从族人被迫下山定居的情节中感知时代的变迁。正如书中所言,“火塘里的火种要传下去,就像星星要挂在天上”。鄂温克人用在钢筋森林里缝制鹿皮靴的坚守,告诉我们如何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守护文化根脉。这部属于山林与星河的故事,值得我们聆听。
03
推荐人:罗曼 全省法院案例工作先进组织个人
推荐书目:《红色家规》
推荐理由:王纪一老师编著的《红色家规》一书,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家庭家教家风故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通过对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批判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以爱党爱国、坚定信仰、忠贞不渝、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律已律家为内核的红色家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关键少数”,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个人作风的重要表现。我们应学习、传承和践行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精神,努力涵养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清正的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4
推荐人:周凡 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推荐书目:《芯片战争》
推荐理由:读完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仿佛在迷雾中触摸到一道光——原来这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缩影,更是大国博弈的无声战场。作为普通读者,曾经以为芯片只是手机和电脑的“零件”,直到书中将半导体产业50年的血雨腥风铺陈眼前,才了解它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数字脊梁”。
书中让我震撼的不仅是技术史诗般的演进,更是全球化分工的脆弱性。台积电用一座座晶圆厂串联起太平洋两岸的产业链,荷兰ASML的光刻机凝结着全球40多个国家的技术结晶。可当美国《芯片法案》用巨额补贴强行重构供应链时,当华为被切断先进光刻机设备时,这种精密协作的生态系统顷刻间分崩离析。作者笔下的仙童半导体创业史,与当下华为突围的困境,形成了奇妙的呼应——芯片产业的每一次突破,都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地缘政治现实的激烈碰撞。
最触动我的,是日本曾凭借举国体制称霸DRAM市场,却因忽视开放创新而衰落;苏联投入巨资闭门造车,最终在技术迭代中溃败。反观中国在封锁中加速成熟制程国产化,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恰如王毅外长所言:“暴风雨最猛烈处,恰是哪吒闹海的舞台。”
正如科学作家万维钢所说,我们中国读者读这本书会有更复杂的情绪,理应也有更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