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支点建设•法院青年说】张继明:法治先行担使命 青春建功正当时
【编者按】当青春之花绽放在法徽之下,我们以奋斗为笔书写新时代的司法答卷。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全市法院15名来自审判、执行、法警及行政岗位的优秀青年干警,以“建功支点建设•法院青年说”为主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化作司法实践的生动注脚。他们用笔墨记录下护航营商环境的“店小二”日常——在合同纠纷调解现场为企业纾困解难;定格执行攻坚的“急先锋”身影——用数字化手段破解财产查控难题;厚植信访接待的“贴心人”温度——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化解群众心结。这些沾着法庭尘埃、带着调解温度、浸着执行汗水的文字,既是青年干警对“司法为民”的深度诠释,更是对“国之大者”的青春回应。让我们透过这些激扬文字,感受新时代法院青年在深化改革最前沿、社会治理主战场、群众工作第一线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守护正义的司法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华。
法治先行担使命 青春建功正当时
——张继明 刑二庭法官
青春如炬,照亮奋进之路;信仰如磐,铸就法治担当。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征程中,作为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在服务大局中淬炼本领,在司法实践中绽放青春,以“小我”之力推动“大我”之志,为支点建设注入澎湃的法治动能。
一、以理想信念为帆,锚定青春航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法院青年干警,我们始终将政治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在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支点建设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法治命题。青年干警们要以“如我在诉”的初心,将每一起案件的审理视为对公平正义的坚守,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以担当作为为桨,激荡奋进激流
支点建设的核心是破解发展堵点、治理民生痛点。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课题,法院青年干警既是“店小二”,更是“急先锋”。在一起涉企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中,我们连续三个月审查五十余册卷宗材料,梳理上千份证据,准确界定被告人违法所得来源于被害人合法财产,对来源于被害人合法财产部分予以发还,既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正是这种对法治信仰的执着,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始终保持清醒,用实际行动诠释“党旗所指,法徽所向”。
三、以专业能力为舵,护航改革浪潮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刑事审判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类型、涉众型犯罪显著增多,犯罪信息化、智能化、组织化趋势明显,刑事审判难度不断加大,准确适用刑事法律面临新的考验。涉黑涉恶、电信网络、金融证券、污染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套路贷”诈骗等犯罪案件,在调查取证、专业鉴定、事实证据认定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有待进一步解决。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财物追缴处置难度大,追赃挽损率低,容易诱发社会风险,维护稳定面临较大压力。支点建设和犯罪形势新情况对司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刑事审判领域,我们聚焦新型犯罪研究,从网络诈骗到破坏营商环境犯罪,从扫黑除恶到环境保护,从每一份判决书的严谨说理到每一场庭审的规范驾驭,刑二庭以“求极致”的态度锤炼专业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我们正人先要正己。公正司法是全社会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殷切期望,更是人民法官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青年法官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以过硬的司法能力推进执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以赤子之心为根,厚植为民情怀
支点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福祉。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在一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我主动联系执行部门,为无生活来源的受害老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退赔;在未成年人犯罪审判中,我们推行“判后帮教+心理疏导”机制,帮助失足少年重返正途。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却传递着司法的温度。我深知,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民心,每一次公正的裁判都在夯实支点建设的民意根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湖北法院青年干警,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使命,在司法为民中砥砺初心。追梦新时代,圆梦新征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牢记党的教诲、珍惜青春时光,抓住和用好时代提供的有利条件,在努力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同时实现人生出彩,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我坚信,当青春与法治同行、与时代共振,定能在中部崛起的壮美图景中,写下属于法院青年的璀璨篇章!